各地中小学校陆续迎来开学。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,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备受重视。2月10日,四川观察记者走访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泡桐树小学,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。
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李伟表示,社会压力与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两个主要原因。他们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、人际关系、亲子关系等方面。在青少年阶段,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,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,尤其是初、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,家长期待多等,容易产生消极情绪,引发心理问题。
小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,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。在成都市青羊区支矶石街的泡桐树小学,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张程老师表示,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。
该校通过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、将心理教育纳入课程、建设心理咨询室等一系列举措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。此外,记者还了解到,为了进一步呵护学生心理健康,接下来,学校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关爱活动,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,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。
家庭如何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?李伟医生也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:第一,在孩子的成长阶段,家长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有些家长自身存在焦虑、抑郁等问题,不仅容易传递给孩子,也会影响亲子关系。其次,多多陪伴孩子,识别孩子健康问题的危险信号、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成长期。
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场马拉松,需要社会与家庭的持续关注。在这一阶段为他们构建一道有力的防护墙,是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。为心灵打开一扇窗,给他们多一些阳光,让我们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。